品种名称:桂糖47号(备用种源)
审定时间: 2015
审定编号: 桂审蔗2015002 号。
选育单位: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品种来源: 粤糖85-177 ×CP81-1254
所属基地: 广西益兴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整齐,均匀,芽圆形,芽沟浅、芽翼小、芽基离叶痕,芽尖平生长带;叶夹角小,叶片宽度中等,长度中等,颜色浓绿,叶片厚且光滑,叶鞘长度中等,叶鞘绿色夹红色;茎圆筒形,节间颜色曝光后青黄色到浅红色,曝光前黄绿色;茎表皮光滑,蜡粉少,蔗茎实心,中茎,易剥叶;57号毛群短多,内叶耳三角形,外叶耳过渡形。早熟,高糖,丰产,宿根性好,有效茎多,在抗病性、抗倒性和宿根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新台糖22号。高抗黑穗病和梢腐病,高抗花叶病。特别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
栽培技术要点: 1、桂糖47号适宜在土壤疏松,中等以上肥力的蔗区种植。适合在“双高”基地种植。特别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2、应选择中上部芽做种,亩下种量7000芽。行距以0.9-1.2米左右为宜。下种后如覆盖地膜能显著提高甘蔗产量。3、施足基肥,早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有机无机配合施。早追肥早培土,控制无效分蘖。4、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病、虫、草、鼠害。5、宿根蔗要及时开垄松蔸。在中等以上管理水平的蔗区可以将宿根年限延长至5-6年以上。6、生产上甘蔗常用除草剂(包括敌草隆在内)在说明书安全用药浓度范围内对该品种是安全的,可放心使用。7、建议采用机械化播种、中耕、施肥、培土和收获,以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地形地貌: | 崇左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崇左市大致地势为南北部较高,中东部较低,由西北向东部倾斜。地质构造古老,多以泥盆纪,二叠纪和三叠纪为地质基层,以石灰岩占优势,页岩、砂岩次之。地形特点是山地多,平地少,石灰岩地层分布广。
境内各县(市、区)均有河流分布。江州区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河流总长约475.8公里,河网密度约0.16公里/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约4028平方公里;最大河流是左江,流经和平、太平、濑湍、驮卢、雷州等5个乡(镇),年均流量约544立方米;其次是黑水河,境内流长约31公里,年平均流量约135立方米。大新县有黑水河、下雷河、桃城河等较大河流11条,属左江水系,黑水河为大新境内最长河流。龙州县主要河流有水口河、平而河、左江、明江、黑水河等,县内总流长约178.5公里。宁明县主要有明江河、公安河、派连河、浦下河等9条大河及其支流。凭祥市主要有平而河。扶绥县主要河流有汪庄河、客兰河、笃邦河等24条。
土壤:市内土壤主要有水稻土、红壤土、赤红壤土、紫色土、石灰岩土、冲积土、黄壤、赤沙土等土类。江州区大部分是赤红壤土,占73%。土壤水、热条件好,但土壤严重缺磷、缺钾,保肥性能差;质地和耕作性较好,大部分沙泥比例适中,耕层浅薄,且面积大。 |
特产: | 天等指天椒,龙州乌龙茶,凭祥菠萝蜜,大新苦丁茶,驮卢沙糕,白糍粑,八桂红橘,大新龙眼,龙州桄榔粉 |
气候: | 崇左市地处桂西南边境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2009年全市总的天气气候特点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日照正常略多。全市年降水量较历年平均偏少335毫米,偏少程度居1957年以来的第二位,其中前汛期(4~6月)雨量正常,后汛期(7~9月)雨量偏少;1~3月和10~12月雨量偏少;6~8月主汛期雨量偏少,其中6~7月正常,8月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5成。8~12月总降雨量平均为206毫米,比历年同期的486毫米偏少280毫米,是1957年以来同期降雨量最少的一年。主要气候事件有:干旱、暴雨和高温,天气气候条件属偏差年景。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23.0℃,比历年同期偏高1.1℃。其中,2月、8~10月和12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1月、5月和11月的平均气温略低到偏低,3月和6月略高,其余月份大部正常。
降水:全市年平均降雨量958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5.91%,偏少程度居1957年以来的第二位。其中1~2月、11~12月偏少8~9成,3~4月、8~10月偏少4~6成;而4月雨量偏多,较常年同期偏多43%。
日照:全市年日照时数为1785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11.35%;其中1月、2月、8月和11月异常偏多,12月异常偏少,其余月份大部在略多和略少之间。 |
基地情况: | 广西益兴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建设甘蔗良繁、生态农业为基础,以 “精准扶贫”为核心理念发展生产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公司在创建优质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同时,进行智慧农业综合开发,开展“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合作社+互联网+”的全新产业链管理,目前我们准备通过智慧农业和信息技术的介入,构建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和智能监控管理平台,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远程化管理,建成一个互联网+现代智慧型农业于一体的智能化科技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
广西益兴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2013年成立在崇左市江州区的一家以建设甘蔗良繁、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秉承以服务三农、贯彻绿色生态理念发展生产的现代化农企。基地位于罗白乡,连片经营4000亩。 目前企业发展态势良好,现在将我基地相关的一些生产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地生产概况:公司在原双高基地建设过程中遭遇过不少困难,充分认识到必须因地制宜寻求突破口,2015年起,企业意识到现在甘蔗品种老劣、单产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是制约地方糖业的发展的根本,所以我们发现只有加快蔗种改良进度,从源头上提升甘蔗亩产,拉低平均甘蔗种植成本,才是解决甘蔗种植瓶颈的关键因素,才能更好地支持企业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所以企业积极响应自治区政府促进糖业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从原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转型成甘蔗良种繁育经营企业,成为崇左市第一家获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销售许可证的甘蔗种植繁育经营企业,并建设成为广西自治区唯一一家集一级、二级、三级良种繁育基地为一体的甘蔗种苗良繁一体化基地。
同时,公司为了响应中央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召,推动现代农业走上绿色发展道路,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基地又在甘蔗良繁基地的基础上建立了种养结合,绿色循环的“益兴花山”甘蔗良繁种养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区,并于2016年通过综合评审拿到了崇左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称号。
二、基地现阶段的主推的甘蔗良种和种植良法:基地从2015年起与广西甘蔗研究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从而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依托广西甘蔗研究所的技术力量,按照“双高”基地建设“四化”标准要求全面推进甘蔗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基地现阶段培育有多个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甘蔗优良品系统像桂糖42号、桂糖29号、桂糖31号、桂糖05-136号、桂糖46号、桂糖47号、桂糖49号等多个桂糖系列良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高糖,目前市场反馈良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另外,基地建成有新品种培育中心50亩,涉及50多个新品种研发培育。现在与广西甘蔗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杨瑞教授的科研团队合作,致力于研究甘蔗高产高糖节本增效技术,还培育了一批产量高、用途广的巴西引进的高效糖能兼用的甘蔗品种B9,非常值得推广种植。
我基地一直致力于甘蔗良种良法的推广,现已全面开展节肥、节药、节水、省工,在种植过程中采取机械深耕深种、地埋滴灌、测土配肥、无人机喷药防治病虫害等先进技术,示范推广甘蔗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收获、种苗浸种消毒、重大病虫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例如在种植秋蔗的病虫害防治一项,针对糖料蔗脱毒健康种苗覆盖率低的问题,我基地自主研究对砍收下来的蔗种进行筛选,剔除杂品及有病虫害的蔗种后对蔗种进行净种消毒作业,将浸种完成后的蔗种进行种植以保证出芽率。此外推广农机农艺融合配套技术、深耕深松、地膜覆盖等先进种植技术。建立糖料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实施绿色植保工程,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生物技术防治。
同时,基地积极参与甘蔗良种的研发、培育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广西甘蔗所已在我基地开展或完成的若干科研项目,取得了非常好的项目实施成效。
三、优质良种供应服务“双高”:一级、二级、三级为一体的甘蔗种苗良繁一体化网络体系的建设投产在我们江州区乃至整个崇左市都将具有广泛的影响和辐射带动能力,有效的缓解了崇左地区甘蔗良种一种难求的局面。现在,我基地已真正落地了这一、二、三级一体化甘蔗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组培苗繁育800余亩的生产指标,用于开展优质原原种的繁育种植。二级良种繁育基地1000亩和三级良种繁育基地1500亩的扩繁任务也均已完成,2016年下半年起已陆续出圃甘蔗优质良种2万余吨,为江州区解决了近8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的良种供应问题,为促进地区糖业发展做出自己一份贡献。